3月19日,记者从湛江港集团获悉,今年以来,该集团在招商局集团及招商港口“立足长远、把握当下,科技引领、拥抱变化”的战略引领下,积极优化和探索生产设备使用及技术创新,加快推进码头现场作业机械化、自动化和智能化步伐,通过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,实现质效提升。 在疫情期间,该集团多措并举谋创新,将疫情对码头生产作业的影响降到最低,实现抗疫不停工,港口装卸快速便捷、疏运高效顺畅。
改进拆箱新工艺助力钢材“散改集”
3月上旬,该集团投入使用新型钢线装拆箱机,结束了依靠人力配合吊机拆箱装车作业工艺的半高箱钢线“散改集”拆箱方法,通过在钢线装拆箱机上加装转盘和改装液压支撑杆夹具,使其实现360度旋转,可垂直吊装或水平转运货物,解决人机混合作业存在的安全风险和管控难度较大等问题。
改装后的钢线装拆箱机在拆箱过程中无需人工辅助,提高作业安全系数,单箱作业时间由原来的35分钟/箱缩短到15分钟/箱,作业效率同比提升57%,操作成本同比降低25%,预计为客户节省物流成本达11%。质效提升带来的成本优势,增强了客户继续推进半高箱装载钢材“散改集”的信心。
半高箱装载钢材“散改集”项目是该集团在招商局集团战略引领下与营口港、宁波融翼携手共创的新模式,经过一年的市场培育,获得广大客户的认可,充分体现招商港口旗下码头资源“南北联动”的协同优势。
升级改造工属具保障装卸不停歇
今年以来,该集团盘圆装卸作业繁忙,使得盘圆吊具所需的钢丝绳单头磨损消耗较大。3月初,该工属具库存量下降,加上受疫情影响,钢丝绳单头制作单位尚未复工生产,面临不能满足码头生产需求的困难。为了解决钢丝绳单头的损耗问题,该集团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,采用链条替代原有的钢丝绳,不但实现了吊具轻便、不扎手的使用效果,还提高装卸作业效率,满足码头生产需要,同时降低钢丝绳的消耗,保障了盘圆装卸的作业安全。
3月9日,即将开展卷钢装卸船作业的“黄龙”轮,由于船舱到夹板的高度比一般船舶高500mm,原有指挥手的保护梯高度不能满足现场作业需求,存在该船的装卸作业面临停工的风险。此时恰逢下班时间,现场维修人员接到通知后,毅然选择加班完成该工属具改造工作。经过1小时的通力合作,快速完成了两部指挥手保护梯的改造,并及时送到作业现场,使得码头现场卷钢装卸船作业能够顺利进行,更得到了客户的赞誉。
改造完善斗轮机消除码头生产隐患